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消费警示

关于春季野菜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来源:宝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5-04-03 15:03

春季是野菜生长旺季,不少市民有采摘和购买野菜的习惯。为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防范野菜中毒风险,宝鸡市12315投诉举报处置中心提醒广大市民:科学辨识野菜,提高食品安全意识,谨防舌尖上的风险。

一、谨慎辨别,防范风险

常见可食用的野菜有荠菜、苜蓿、香椿、蒲公英、马齿苋、蕨菜、鱼腥草等。野外环境复杂,部分有毒植物如:毒芹、断肠草(类似金银花)、马桑果(类似桑葚)、石蒜、曼陀罗等与可食用野菜外形相似,非专业人士易误采误食,引发中毒。建议不盲目采摘不熟悉、无把握的野菜。避开污染区域,公路旁、工业区、垃圾场周边或喷洒过农药的农田附近的野菜可能含重金属、农药残留或其他污染物,切勿采食。避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在公园、绿化带等公共区域违规采摘。

二、正确选用,规范渠道

选择正规市场,尽量通过正规商超、农贸市场等渠道购买野菜,避免流动摊贩来源不明的产品。购买时注意查看野菜是否新鲜、无腐烂变质。建议现买现吃,野菜易变质不宜长时间存放。

三、科学食用,防范隐患

野菜食用前需用清水浸泡10分钟以上,再用流水反复冲洗,去除表面杂质、虫卵和潜在污染物。多数野菜含草酸、生物碱等物质,建议焯水(沸水烫1~2分钟)后再凉拌、炒制或做馅,降低食用风险。避免生食,尤其含微毒野菜(如马齿苋、灰灰菜)需彻底加热。勿轻信“食疗功效”,部分野菜虽有营养价值,但宣称治病、抗癌等功效缺乏科学依据,切勿盲目替代药物。

四、特殊人群,谨慎食用

部分野菜(如香椿、马齿苋等)含光敏物质或致敏成分,敏感人群可能出现皮肤红肿、腹泻等症状,初次食用应少量尝试。特殊人群需慎用,老年人、儿童、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消化能力较弱,建议少食或不食;肠胃虚弱慎用鱼腥草、蒲公英、苦菜。

五、中毒处置,迅速就医

若食用野菜后出现头晕、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催吐并携带剩余野菜及呕吐物,第一时间就医,严重时拨打120。

守护舌尖安全,共建放心消费环境,如发现食品安全问题,请保存好相关证据(票据、食品样品等)并及时拨打12315或登录全国12315互联网客户端等途径进行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