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对市十三届政协二次会议第110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 2023-07-04 15:27:14

类别:A

签发人:卢剑平 

宝市监函〔2023〕163号


市农工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提案》(第110号)收悉。感谢贵单位长期以来对我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关心。

近年来,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坚持“国之大者”、民生工程定位,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强力推动食品安全党委政府属地责任、部门行业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强化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全市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向好,近年来未发生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件。2021年2月被国务院食安委表彰为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连续多年荣获全省食品安全考核评议A级市,2022年食品安全工作群众满意度全省第一。宝鸡市被国务院食安委命名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建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5个,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区)6个,坚实的食品安全工作为全市千亿食品产业集群、“世界羊奶加工样板工厂”和“中国凤香型酒城”提供了坚实保障。

对贵委员会的提案,我局高度重视,进行了认真研究。贵委员会提出的“强化组织领导,提升责任意识;强化宣传力度,加强监管力度”等建议都直切要害、实用管用,我们已经采纳或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采纳。现对提案答复如下:

一、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组织领导,持续完善责任体系工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的通知》精神,印发了《宝鸡市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实施办法》和《宝鸡市党政领导干部和市级部门食品安全责任清单》,夯实属地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形成“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权责一致、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尽职免责”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格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重点督办事项,有力推动了工作落实。下一步,我们将以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为牵引,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的要求,将食品安全纳入到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评价。持续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机制落实落细,全力构建末端发力、终端见效的食品安全工作新格局。

二、强化重点领域监管,夯实食品药品安全底线

聚焦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等“一老一小”重点生产企业,精准化落细企业主体责任,推进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监管可视化监管系统建设,有效防范化解

三、强化企业自律意识,全面规范生产经营活动

一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把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作为食品药品安全的治本之策,健全完善企业内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持续夯实企业主体责任,前移食品安全关口。规范食品安全生产经营主体进货查验、生产经营记录、出厂检验、追溯召回、信息公示、食品安全自查等制度。督促企业落实以“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为主要内容的主体责任落实机制,指导企业规范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设置和岗位职责,截止一季度末,全市11621户食品生产经营主体配备了食品安全总监或食品安全员,7417户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建立落实了“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并常态化开展工作。下一步,我们将在各类企业中打造样板,开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六个十”活动,促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落地。

二是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依法规范,将企业主要负责人作为落实主体责任的关键,确保企业主要负责人关心、支持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依法开展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对其发现的本企业食品安全隐患、意见建议及时进行研究解决。规范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管理,对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设立、调整以及责任履行等情况予以单独记录,留档备查。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将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在履行食品安全责任制过程中的报告情况予以记录并保存。

三是强化培训提升能力。持续坚持督促企业制定培训方案、计划,落实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内容,落实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每人每年不少于40学时培训要求,每年至少组织1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履职能力考核,考核结果列入年度自查报告内容。市、县市场监管部门采取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对企业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组织对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抽查考核,对考核不通过的及时通报企业。

四是强化信用监管。围绕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目标,将信用监管作为贯穿各食品安全领域和业务环节的基础性工作、系统性工程和重要着力点,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食品安全监管深度融合,加强协同联动,形成监管合力,着力解决监管突出问题,全面提升监管效能。制定出台了《宝鸡市市场监管系统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办法(试行)》,按照定量分析与定性判定结合的原则,以登记许可风险、失信违法风险、经营资产风险、舆情民事风险、关联关系风险等五大类型107 项风险指标和 8个专项指标建立指标体系,并根据分类结果实施差异化监管,提高监管及时性、精准性、有效性,提升智慧监管水平。继续推行行业“黑红名单”,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构建社会共治新格局。全面落实严重违法失信管理、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规定和信用修复制度,推动信用等级自动评定、动态调整和实时公开常态化管理。

四、强化宣传力度,营造社会共治氛围

一是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坚持将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营造“人人关心食品药品安全、人人维护食品药品安全”的共治氛围。创新宣传方式,广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六进”活动,通过户外广告、公益广告、新媒体平台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建设食品安全主题公园,组织开展“食安伴我行”有奖征文活动和有奖答题活动,参与人数3.2万余人。开展食品安全媒体直播报道,相关信息全网阅读量56万次以上。印制宣传画、桌牌等宣传物料10万余份,发放食品经营单位张贴宣传,通过持续深入宣传,群众食品安全知晓率和满意度大幅提升。二是丰富社会共治活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投诉举报处置,去年以来接到并处置12315投诉举报1500余起。组织“餐饮安全你我同查”活动25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活动17期。推动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千阳、太白等县区以政府投保方式,为全县居民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定期邀请各级人大代表检查调研食品安全,近三年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涉及食品安全工作提案建议35件,满意率100%。

五、加强基层监管力量落实情况

一是整合强化监管力量。组建基层市场监管所120个,落实食品执法监管人员846名。在全市1158个村、187个社区配备食品安全协管员,市、县、镇、村四级监管网络实现全覆盖。下一步将以基层所标准化建设为契机,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指标要求,加强基层所食品药品监管力量建设,配齐监管人员、加强专业能力培训,全面提升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能力。二是持续强化技术支撑。探索推动眉县检验检测中心市场化改革,组建陕西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构建三级互补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市农检中心和扶风县、岐山县等6个农产品检测机构通过检测能力和资质认定“双认证”。加快食品安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成投用。

 

 宝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6月29日

(联系人:王亚祥,电话:3851837)

抄送:市政协提案工作委员会,市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