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将至,月饼作为传统节日食品进入销售旺季,为帮助广大消费者安心选购、健康食用,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宝鸡市12315投诉举报处置中心发布以下中秋节消费警示:
一、选购渠道:正规平台优先,避开虚假宣传陷阱
(一)线下选购:认准合规商家,核查资质信息
购买月饼时,优先选择证照齐全(持有《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商场、超市、品牌专卖店,拒绝无固定经营场所的流动摊贩、无证小店。选购前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商家是否存在食品经营违法违规、投诉举报处理不力等不良记录,降低购买风险。
(二)线上选购:正规平台下单,警惕不明链接
网购月饼需选择知名度高、信誉良好的正规购物平台(如官方电商平台、品牌月饼官方旗舰店),不随意点击社交平台、短信中不明来源的“带货”链接或二维码,避免进入钓鱼网站导致财产损失。下单前仔细查看商家主页的证照信息(《食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照片)、商品详情页的宣传内容(如口味、规格、保质期)及用户真实评价,不被“网红测评”“明星推荐”等夸大宣传误导;对“大幅折扣”“限时秒杀”的月饼,需对比日常价格,确认是否存在“先涨价后打折”的虚假优惠,做到货比三家再下单。
二、包装与标签:细节核查不松懈,拒绝“三无”产品
(一)包装检查:确认完好无损,警惕过度包装
收到月饼后,首先检查包装是否完整—若出现破损、涨袋、漏气、封口不严等情况,切勿购买或食用,以防月饼受潮、变质。同时,警惕月饼过度包装问题:根据《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月饼包装层数不得超过3层,包装成本不超过产品销售价格的15%,发现过度包装可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
(二)标签核查:信息完整是关键,重点确认核心内容
仔细查看月饼包装上的标签信息,确保以下内容齐全、清晰:
1、基础信息:产品名称(需明确为“月饼”,不使用模糊名称如“中秋糕点”)、配料表(按配料用量从多到少排列,可确认是否含过敏成分如坚果、蛋黄)、净含量及规格。
2、安全信息:生产日期、保质期(注意区分“生产日期” 与“最佳食用期”)、贮存条件(如是否需冷藏、避光保存)等信息。
3、来源信息:生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正规品牌会标注清晰的生产厂家信息,而非模糊的“某某食品厂”),进口月饼还需标注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编号。对标签信息模糊、缺失或标注“三无”(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的月饼,坚决拒绝购买。
三、食用与存放:科学保存保品质,理性食用护健康
(一)存放方式:遵循说明要求,避免变质浪费
月饼保质期通常较短(散装月饼约15-30天,盒装月饼约 30-60天,具体以包装标注为准),需严格按照包装上的贮存条件存放。常温保存类:放置在阴凉、干燥、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靠近热源(如灶台),不与异味物品(如大蒜、洋葱)混放,防止串味;冷藏保存类:需放入冰箱冷藏室(温度0-4℃),食用前提前 1-2 小时取出回温,口感更佳;冷冻保存类(如冰皮月饼)需放入冷冻室(温度-18℃以下),食用前按说明解冻,避免反复冷冻解冻导致变质。同时,建议按需购买月饼,避免因存放不当或过期造成浪费,开封后的月饼需尽快食用完毕,一般不超过2-3天。
(二)健康食用:理性看待宣传,适量食用为宜
警惕商家对月饼的虚假宣传,如“无糖月饼”“无食品添加剂月饼”“保健月饼”等;“无糖月饼”通常使用麦芽糖醇、木糖醇等甜味剂替代蔗糖,但仍含有大量面粉、油脂,过量食用仍可能导致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需谨慎选择并咨询医生;宣称 “无食品添加剂”的月饼,需查看配料表确认是否含防腐剂、色素、香精等,若确实无添加剂,需缩短存放时间,尽快食用;我国未批准任何“保健月饼”,商家宣称月饼具有“降血糖”“养胃”“增强免疫力”等保健功效,均属于虚假宣传,消费者切勿轻信。
宝鸡市12315投诉举报处置中心呼吁广大月饼经营者:严格遵守市场监管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确保月饼质量合格、标签信息真实、宣传内容合法,主动接受消费者和社会监督,共同营造安全、放心的中秋消费环境。
祝愿广大消费者中秋佳节阖家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