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直属单位动态

“情法理”并举 四维协同发力 聚力打造宝鸡市场监管服务型执法新模式

来源:宝鸡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 发布时间:2025-08-01 15:26


宝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寓监管于服务、以服务促发展”的履职理念,推行“情法理”工作法,围绕标准建设、安全保障、服务优化、能力提升四大维度协同发力,积极探索服务型执法新路径,充分彰显市场监管执法温度与力度,为激发市场活力、服务高质量发展做好保障。

法治为基,立好“标准尺”。以“法治政府”“法治市监”建设为主线,深入推进法治建设质量与行政执法效能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制定市场监管领域行政执法目录291项、清单695项,规范6大项行政权力,更新执法检查事项48项;推行行政处罚案件主办人、主审人及重大案件监督跟进制度,推动执法监管事项标准化、规范化管理。首创《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合规建议书》《信用修复告知书》《执法服务告知卡》“四书同达”制度,将执法监管的“刚性约束”转化为助企“暖心指南”。全面落实“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柔性执法机制,制定86项首违免罚清单和30项减轻处罚清单,坚持“依法能免则免、不能免从轻减轻”。今年以来,全系统通过服务型执法处理案件272起,减免罚款897.6万元,为经营主体解决困难和问题达1200多项。

监管拓维,守牢“安全线”。紧扣“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规范”三个关键环节,深化“监管+执法”稽查融合模式。在食品、药品、质量等领域召开“圆桌会议”,组织业务监管与执法人员共同研判线索、会商案情、联合发力,推动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案管互促。持续拓展跨区域执法协作,深化秦岭生态保护、陕甘毗邻地区联动机制,与西安、汉中等地开展交叉执法6次,凝聚协作合力。以“支队+大队(市县)”联动机制为抓手,在食用植物油、计量等领域开展市县联动执法20余次,移送案件线索17条,织密互联互通监管网。推行“信用+”监管模式,优化信用修复、助企服务功能,制定食品、烟花爆竹等领域合规经营指南,推进失信企业线上线下修复通道畅通,累计办理信用修复2711户,企业满意度同比提升20%以上。

刚柔并济,做优“服务牌”。坚持“执法+服务”理念,以“3·15”晚会曝光问题排查整治、保质稳价巡查为契机,推进“综合查一次”执法检查,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隐患排查和业务指导,推动监管模式从“多头分散”向“协同高效”转变。深化“执法+普法”融合,建立案件回访制度,设立法律法规宣教中心,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业、下基层”“边执法边普法、边办案边释法”活动,制作发布以案释法、法规解读、警示提醒类短视频6期,让普法宣传贯穿执法全过程。探索“执法+创建”示范,组织开展“放心消费在宝鸡”全领域创建活动,对服务消费、新型消费等重点领域实施精准监测,全市2917户餐饮单位实现了“扫码看后厨”;常态开展“你点我检”“手机变砝码”“夏季夜查”等系列活动,筑牢消费安全屏障。建成15个知识产权运用保护工作站,全市知识产权贯标企业达150户,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行风引领,淬炼“硬实力”。以行风建设为引领,深入实施政治铸魂、能力培根、作风塑形“三力齐发”工程,着力锻造“专家+”“骨干+”“实战+”复合型执法队伍。强化党建领航,探索建立市场监管党建协作区、“党建赋能业务”工作联盟,推动基层党建在开拓创新、优势互补中释放“乘法效应”,擦亮服务底色。强化实战锻炼,组建“法治市监宣讲团”,设置22个覆盖市场监管领域实操课程,采取“你点我讲、你点我帮”菜单式辅导模式,为基层宣讲20余场次,精准破解基层监管执法难题,让执法骨干在专案查办、应急执法中勇当先锋,锤炼多面本领。始终以民为本,依托市非公党委建立“党建+服务”模式,搭建政企常态化沟通平台,当好企业“贴心人”,深入企业开展执法调研,倾听企业意见建议,精准落实惠企政策,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